2014年10月24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员工在班主任孙璐博士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方启副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呼和浩特市大窑村参观大窑文化遗址,并实地进行模拟打制石器实验。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师刘青瑜副教授和马艳博士参与了本次员工实践活动。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乡大窑村,该村南方有三座山——卧龙山、凤凰山、骆驼山,盛产燧石。
该遗址地层缺少早更新世的午城黄土,分布有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离石黄土中的遗物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卧龙山附近,广布厚约10-15米的马兰黄土。卧龙山二道沟中段发现的文化遗物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二道沟北口分布发达的中石器时代文化。
197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及博物馆学界奠基人之一的汪宇平先生,在大窑村二道沟北口调查,发现该遗址。随后试掘1平方米,发现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遗物。1976年,遗址正式发掘近2平方米。1986年,配合北京大学考古系,再次对大窑村二道沟北口遗址进行清理,面积达310平方米,出土石核、石叶、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179件石制品。1988年,大窑文化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学们抵达大窑村后,在内蒙古博物院老师的引导下,首先参观了近年大窑遗址发掘现场。随后登上卧龙山,在方启老师的指导下采集石料、辨识石材;运用锤击法、碰砧法、砸击法、摔击法等打制石器方法,产生石核、石片等,并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石器。
本次大窑村之行,是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生入学以来,第一次将史前考古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极大丰富了同学们对史前考古学及史前人类生活的认知。
.